曹县人民医院,缘何成为全国数智化标杆?

2025-08-29
73

曹县人民医院是一所集疾病诊疗、慢病管理、康复与健康管理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医院,设置床位2000张。2022年,医院基于“云健康”平台完成了全院信息化系统升级,全面迈入数智化时代。经过三年探索实践,医院利用数智驱动患者服务、学科建设、质量控制与运营管理变革,开创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。

在“2025全国标杆县市医院数智化建设与运营管理研讨会”上,院长李松作为标杆代表分享数智化建设实践经验,引发现场500余名医院管理者的广泛关注与深入学习。

数智化是必答题,信息“一体化”是前提基础

当前,医院发展面临的最大压力在于:患者外流导致业务萎缩、加剧了经营压力;部分医院尽管门诊量保持稳定,却因未能及时适应医保支付方式改革,陷入“越忙越亏”的困境。

面对日益严峻的挑战,医院管理者纷纷寻求破局之道。李松院长坦言,仅靠经验驱动的传统管理模式已难以为继。问题在哪里?该往何处发力?如何科学决策?这些都迫切需要数据支撑。唯有让数据说话,才能精准识别症结、制定有效对策,真正破解发展瓶颈。

正因如此,在他看来,数智化已不是“要不要做”的选择题,而是关乎医院生存与发展的“必答题”。而转型的前提,要建设一个覆盖“全区域、全病程、全生命周期”的信息化系统,形成强大的数据支撑能力——这是他多年实践最深刻的体会。

为此,医院需聚焦两大关键方向:

一是全业务场景贯通。打通门诊、急诊、住院、院前急救、慢病管理、健康管理及医共体协同服务全流程,实现医疗行为无缝衔接与数据连续记录,彻底破除信息孤岛;

二是全生命周期覆盖。树立“从出生到死亡”的全生命周期的理念,全面整合县域居民一生的健康信息,提供动态更新的全生命周期电子健康档案。

多年来,曹县人民医院始终围绕这一理念,推进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,逐步构建起“云健康”一体化产品服务体系,为数智化转型夯实了坚实基础。

云健康平台,让数据真正“活起来、用起来”

李松院长表示,信息化阶段,主要是把线下业务搬到线上,解决的是效率问题,比如挂号更快、记录更全。但大量数据分散在各个系统中,如同“沉睡的资产”,未能真正释放价值。而数智化,是“向数据要价值”,用数据驱动业务重塑,提升质量、优化运营、改善体验。

从“建系统”到“用数据”,云健康平台的引入,是实现这一跃迁的关键抓手。

与上一代信息化系统相比,云健康平台不仅是支撑业务运行的IT基础设施,更是一个集数据采集、治理、分析与AI应用于一体的数智化底座。

依托全线产品SAAS化部署方式,医院所有业务系统上云后,在云端构建了一个与实体医院实时同步的“数字孪生医院”。同时,平台整合其服务的上千家医疗机构高质量数据,形成可对标、可学习的“标杆医院模型”

在实际应用中,云健康平台如同一面“智能镜子”:

它是望远镜,帮助医院看清自身不足以及与标杆之间的差距,明确改进方向与提升目标;

它是放大镜,可参照标杆医院的临床运行轨迹和管理路径,提供可复制、可落地的优化方案,推动医院从“经验驱动”向“数据驱动”的决策范式转变。

方向明确后,关键在执行。云健康平台融合人工智能技术,通过模拟真实诊疗场景中医护人员的决策逻辑与操作流程,能够以智能体形式嵌入到临床、服务和管理各场景中,支撑优化策略从“纸上方案”转化为“临床实效”。

由此,基于云健康平台“IT系统+数据服务+AI应用”三位一体的能力架构,曹县人民医院走上了一条集约化、高效能、可持续的数智化发展之路。

数智赋能学科、服务、管理全面跃升

曹县人民医院围绕学科建设、质量控制、患者服务与运营管理四大关键方面,全面推进从“经验驱动”向“数智驱动”的转型,持续提升运行质效。

学科建设:从“主观判断”到“数据画像”

过去,学科发展常依赖主观决策,如今,医院依托数据咨询服务构建起科学的学科评价模型,从医疗技术、质量安全、人才队伍等多维度为科室“全面体检”,并通过与标杆医院模型对比,精准定位优势与短板,使发展目标更清晰,改进路径更具可操作性,并借助“智能体”推动方案执行与闭环落地,实现学科的持续提升。

质量控制:从“人工核查”到“智能监管”

面对传统病历质控长期依赖人工抽查,效率低、覆盖面窄、内涵管理不足等痛点,医院推出“病历内涵质控智能体”,深度融入病历书写全流程,相当于为每位医生配备了一位24小时在线的“质控员”,在医生书写过程中,实时监测潜在问题,主动识别缺陷并即时提醒,从源头提升病历的准确性与规范性。

患者服务:从"被动等待"到“主动服务”

针对患者就医常常面临“三长一短”难题,医院打造覆盖“诊前—诊中—诊后”全流程的智能服务体系,构建数字陪诊人、智能生成门诊病历智能体、语音助手、医保智能体等“智能体矩阵”,全面提升服务效率与患者体验。

以“数字陪诊”为例,推动服务模式从“患者找服务”向“服务找患者”的转变。智能体可根据患者的症状描述,推荐最匹配的出诊医生,并自动规划最优就诊路径,统筹安排挂号、检查、缴费等环节,真正实现“到院即诊”“少跑腿、少等待”。

运营管理:从“粗放经营”到“精益运营”

面对DRG支付改革压力,医院成立运营管理部,构建 “标准—执行—评价—优化” 闭环管理体系。通过从院级、科室级、病种级到医师级的逐层下钻式数据分析,精准定位运营中的问题短板,并采取优化入组管理、调整费用结构等一系列举措,有效防范医保违规,提升基金使用效能,推动医院从粗放式扩张转向以病种为核心的精益化管理。

在分享中,李松院长反复强调,数据是数智化转型的基石,而数据质量决定数据价值。医院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数据质量,从源头抓起,确保数据的真实性、完整性和准确性,才能在管理决策、临床诊疗和服务优化中真正释放数据价值。

他还指出,数智化不应仅被视为技术升级,而应提升至医院发展的战略高度,与学科、人才同等地位,必须作为“一把手工程”来抓,推动全员参与、协同联动。

唯有如此,数智化才能真正成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。

电话咨询
合作咨询热线
0531-8881 6997
客户服务热线
0531-8881 5997
在线咨询
扫码咨询商务合作
关注我们
关注微信公众号
返回顶部